前言

今天是2025年的情人节,我与我的博客小站已经相互陪伴了540天啦~。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阶段性的,所以我决定是时候阶段性地回答当初遗留的问题了—-为什么写博客

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我们的博客产出经历了怎样的阶段:

建站之初: 其实一开始我只模糊地知道写博客有很多好处,自己折腾建站也主要是因为觉得有自己的博客网站很酷,于是便折腾出了一个博客网站。

难产时期:我原本并没有写文章的习惯,写博客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尝试,但是根据我学习各种新东西积累下来的经验,我知道刚开始总是产出很低效率很低的。确实,一开始我写博客的效率并不高,质量也不高。但没关系,我知道,它们作为我起步的垫脚石至关重要

配图时期: 早起的博客我很少配图,因为我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作图软件。后来我还是下定了决心要给我的文章配上示意图,工具我就选择了我本身有一点点基础的ppt,虽然做的不快,但好在易上手,图示清晰。

系列时期: 此时我读到了一些好书,我觉得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出一些系列博客。这些书也着实成为了博客的高质量灵感来源

项目时期: 当学习到可以产出比较有规模的代码时,我的博客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自信地输出文字,和高效地利用ppt作图(已经熟能生巧了)。我的博客文章长度也根据课程实验/项目的代码规模的膨胀发生了巨大提升。此时博客的总字数随之迅速增加。

原因总结

知识库

一方面博客网站为知识汇总提供了一个平台,将分散在互联网和课本的知识汇集浓缩在博客网站中;另一方面,当要查阅已经汇总过的知识时,因为博客都是自己写的,更为熟悉里面的内容布局,找起来也比从搜索引擎上翻阅来得更得心应手。

而且博客网站也很好地体现了互联网共享精神。作为公开的知识库,也方便了别人获取知识。而且在我与别人讨论相关知识时,提供自己写过的博客链接也可以省去口头交流时,有可能出现纰漏或是传达出错的问题。

成长留痕

一个好的博客网站,应当是和作者一同成长的。不论是文章质量还是网站的建设,它们的进步正是作者从代码小白到大牛的一路学习的证明。它的留痕功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答我们从何而来,要到哪里去的疑问。回顾博客文章的变化,其实就是在回顾自身的成长历程。它能证明我们没有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,并没有过一天就算一天。而是在有目的地学习和成长。已经写出的好文章,已经积累下的博客文库,每一次回顾都能给自己满满的成就感,而写出更高质量,内容更广更深的文章的冲动,更是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。

实用性

就拿最实际的在大学课堂里给班级讲解自己的代码/实验,用一篇博客作为讲稿就十分的合适。一方面在Markdown语法的帮助下完成一篇有图片文字代码相结合的文章十分简单(但是构造内容并不简单),另一方面发布之后的文章,也能供他人反复阅读,学习或是批评指正。